「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」
近年來,粒線體代謝成為廣泛關注的話題,因為它與許多重大疾病息息相關,包括癌症、神經退行性等疾病。脊骨神經醫學博士李政家醫師在《解密粒線體:李政家博士的健腦科技養生法》書中指出,透過冥想、洗冷水、呼吸,等貼近大自然的方法,可以幫助身體更高效地產生能量。這些簡單的日常練習,不僅能平衡身心,還能活化粒線體功能。本文將介紹粒線體代謝與健康之間的關係,幫助你更全面地了解提升粒線體的方法。
粒線體的功能是什麼?
粒線體是細胞內的「發電機」,負責將食物中的能量轉化為能量分子 ( ATP ) ,為身體提供 90% 以上的能量,透過消耗氧氣進行糖解作用、檸檬酸循環和電子傳遞鏈,將碳水化合物、脂肪和蛋白質轉化為可利用的能量,對於維持細胞和器官的正常運作至關重要。然而,當粒線體功能異常時,能量供應不足可能導致細胞凋亡或器官損傷,甚至引發神經退行性疾病、多重器官衰竭等問題。因此,維持粒線體的健康,就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關鍵!
3 大方法幫助提升粒線體代謝
1.攝取健康飲食
攝取健康的脂肪與蛋白質,包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,以及富含 Omega-3 脂肪酸的鮭魚、魚油,並補充豆類、堅果、豆腐等瘦肉蛋白和植物性蛋白質。同時,建議避免加工食品、油炸食品中的反式脂肪。此外,攝取抗氧化劑也非常重要,菠菜、芭樂、海藻和綠茶等都含有助於減少氧化損傷的營養素。
延伸閱讀:如何提升粒線體能量?公開改善粒線體功能的飲食方法!
2.保持運動習慣
建議可以從事持續性、低強度的 Zone 2 有氧運動,因為會讓你的心率保持在「第二區間」,也就是最大心率的 60% 至 70%,能有效刺激富有粒線體的「慢肌」,增強粒線體功能並增加其數量。Zone 2 運動包含超慢跑、游泳、騎自行車等。如果你選擇從最簡單的超慢跑運動開始,建議你搭配使用 超慢跑節拍器 APP,幫助你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,並且穩定步伐與心率,達到最佳運動效果!
延伸閱讀:Zone 2 運動有效強化粒線體,超慢跑是絕佳選擇!
3.專業醫療支持:提升粒線體健康
現代療法可以直接或間接改善粒線體功能,例如:靜脈雷射光療,透過光照技術為紅血球的粒線體供能,改善代謝並延緩衰老。針對特定粒線體疾病的治療,如:補充核黃素 (Riboflavin),可能有助於缺乏粒線體蛋白複合體次單元的患者,進而改善症狀。
常見的粒線體疾病症狀
粒線體疾病影響範圍廣泛,症狀輕重不一,並且可能涉及身體的多個系統:
- 腦部:頭痛、意識障礙、皮質性視盲、半身癱瘓、智力不足、精神運動發育遲緩、腦幹功能異常等。
- 肌肉:抽搐、肌肉無力各種不同程度的肌肉病變。
- 心臟:心肌肥大、心房室傳導異常。
- 腎臟:腎小管功能異常。
- 腸胃:嘔吐、腹瀉、假性腸阻塞。
- 其他:耳聾、身材矮小、周邊神經病變、皮下脂肪瘤等等。
目前粒線體疾病無法根治,治療以支持療法為主。即使帶有粒線體缺陷基因,有些人可能在發病前享有長達 20 – 30 年的健康生活。了解這些症狀,也有助於早期發現並進行適當的干預,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。
提升粒線體代謝,是健康生活的關鍵
粒線體是細胞能量代謝的核心,維持其功能對健康至關重要。雖然粒線體疾病目前無法根治,但透過適當的運動和良好的生活習慣,可以有效提升粒線體功能。不僅能增強能量代謝效率,還有助於降低慢性疾病風險。保護粒線體健康就是預防疾病的第一步!現在就實踐三大提升力線體代謝的方法,邁向更健康的生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