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lect Page

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

慢性病是指發病過程緩慢、持續時間較長或隨時間推移而發展的疾病,通常持續三個月以上,除了影響生活品質,還可能造成身體多方面的功能障礙,常見的慢性病包括癌症、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以及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,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,這些疾病的發病率逐年攀升,本文將帶你了解預防策略,並教你妥善管理慢性病的方法,幫助你維護健康與生活品質。

慢性病是什麼?常見的慢性病有哪些?

慢性病通常不具有傳染性,不會傳染給其他人,雖然有一些是由感染引起的,例如愛滋病毒,不過大部分慢性病成因與不良的生活習慣、遺傳因素或環境因素有關,這些疾病通常發展緩慢,並可能持續影響患者的健康與生活品質,常見的慢性病類型包括:

1. 癌症

癌症是一種因不受控制的細胞異常增生所引起的疾病,可能發生於各個身體部位,不同類型的癌症對健康的影響都不相同,常見的癌症包括肺癌、肝癌和大腸癌等,肺癌通常與長期吸菸有關,而肝癌與肝炎病毒感染及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有關,大腸癌則可能和飲食習慣、遺傳因素以及生活方式相關。

2. 心血管疾病

心血管疾病包含高血壓、心臟病及中風等病症,高血壓是引發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因素,長期未控制的高血壓會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。心臟病包括冠心病、心肌梗塞等,通常與不良的飲食習慣、缺乏運動、吸菸或遺傳因素有關,而中風則是由於腦部血流受阻,導致腦細胞損傷,這也與高血壓和動脈硬化密切相關。

3. 慢性呼吸系統疾病

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包括氣喘和 慢性阻塞性肺病(COPD),氣喘通常會有呼吸急促、咳嗽及胸悶的症狀,雖然可以通過藥物控制,但長期的過敏反應或刺激仍可能加重病情,而 COPD 則是由長期吸菸或空氣污染等因素引起的肺部病變,造成呼吸道慢性炎症和氣流受限,導致患者時常感到呼吸困難,甚至無法進行日常活動。

4. 糖尿病

糖尿病是一種影響血糖控制的慢性疾病,常見的類型包括 1 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 和妊娠糖尿病。

  • 1 型糖尿病:通常在兒童或年輕人中發病,是由於胰臟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,患者需要終生依賴胰島素治療。
  • 2 型糖尿病:大多發生在成年人身上,尤其是肥胖、缺乏運動及飲食不均衡的人。
  • 妊娠糖尿病:孕婦在懷孕期間出現的高血糖現象,通常在分娩後會消失,但如果不加以管理,將來可能會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。

慢性病的預防策略

預防慢性病的關鍵在於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,不僅有助於降低罹患慢性病的風險,還能顯著提升整體健康,以下是幾個有效的預防策略:

1. 均衡飲食

日常飲食中,應該包含豐富的蔬果、全穀物、豆類、魚類、蛋白質來源的肉類及乳製品,確保攝取足夠的維生素、礦物質及 膳食纖維 等營養素,讓身體獲得所需的能量與養分,達到促進消化、增強免疫力、維持理想的體重的效果。

2. 規律運動

專家建議每週進行至少 150 分鐘中強度的運動,或是 75 分鐘的高強度運動,對於維持健康體重、提升心肺功能、改善血液循環等方面具有顯著效果。運動不僅能幫助你保持活力,還能有效減少罹患慢性病的風險,不論是 超慢跑、游泳、騎車,還是高強度的間歇訓練,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並持之以恆,將讓你在忙碌的生活中,輕鬆保有健康的體魄。

延伸閱讀:有氧 vs 無氧運動:哪一種適合你?如何搭配更有效?

3. 戒菸

吸煙不只會對心肺功能造成負擔,還會增加罹患多種疾病的風險。對於正在努力戒菸的人,建議尋求專業的幫助,像是戒菸熱線 (0800-636363)、專業門診的輔導或是藥物治療,幫助你克服戒菸過程中的挑戰。

4. 控制飲酒量

研究顯示,過量飲酒與肝病、高血壓、心臟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密切相關,可能對身體造成長久的損害。因此,適度控制飲酒量非常重要,保持理性飲酒的習慣,才能讓你在享受生活的同時,確保長期的身體健康。

5. 定期健康檢查

定期做健康檢查能夠讓你及早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,並採取有效的治療或管理措施,許多慢性病和健康問題在初期並不明顯,定期檢測可以讓你及時發現,避免病情惡化,幫助你更全面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。

慢性病的照護與管理

對慢性病患者而言,除了專業醫療照護,患者積極地自我照護也非常重要,以下 4 個方法與資源能幫助患者更好地掌控病情,提升生活品質:

1. 連續處方箋

長期服藥是慢性病患者日常治療的一部分,健保局針對特定慢性病提供「連續處方箋」的服務,讓病患無需頻繁就診也能透過健保系統領取長期處方藥,確保治療穩定,提升生活品質。

2. 自我照護

除了依賴醫療資源,患者也需要積極管理自己的健康,像是定期監測血糖、血壓等生理指標,都是自我照護的重要步驟。此外,遵循醫囑,按時服藥、調整飲食和作息,能有效控制病情,減少併發症的風險。

3. 社區醫療

社區醫療讓病患在家附近就能接受專業治療,減少往返醫院的頻率。此外,還提供衛教課程,幫助掌握病情與健康管理技巧,減少就醫負擔並強化與醫療團隊的聯繫。

4. 整合性照護

整合性照護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照護模式,結合醫療、護理、營養、心理等多方服務,提供綜合性的治療方案,改善整體身心健康狀況,進而提升生活品質。

預防與管理慢性病,開啟健康生活!

慢性病的防治不僅是醫療體系的責任,更是每一位個體共同承擔的使命,從日常生活中開始,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、保持規律的運動等方法,有效降低罹患慢性病的風險,同時提升整體健康。從今天開始,以全新的態度面對健康問題,邁向更理想的生活吧!

延伸閱讀:《更新粒線體,根治慢性病》書摘:粒線體功能和慢性病有關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