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lect Page

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

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,都可能因為各種因素而有膝蓋的不適的狀況,特別是剛開始運動的人,在運動後可能會經常覺得膝蓋痛,本文將帶你了解導致膝蓋痛的原因,提供適合不同年齡層的解決方案,幫助你減輕不適,繼續享受運動所帶來的好處,並養成運動習慣。

年輕族群(30歲以下)膝蓋痛的可能原因與解法

膝蓋痛的原因:

對於 30 歲以下的年輕人來說,膝蓋痛通常與過度運動或外傷有關,當我們進行過度運動、重訓過度,或是發生跌倒、車禍、運動扭傷等事故時,都可能讓膝蓋遭受過度的壓力與傷害,這類疼痛大多集中在膝蓋前方或內側,尤其是在做衝刺、跳躍、蹲下、上下樓梯,或是長時間站立時,會有特別明顯的感受。如果你正面對這樣的困擾,別擔心,以下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法,幫助你重回無痛的運動狀態。

如何有效解決膝蓋痛?

1. 休息與熱敷

適當的休息可以讓受傷的膝蓋有時間恢復,搭配熱敷有助於放鬆膝蓋周圍的肌肉,減輕僵硬與緊繃感。

2. 調整運動強度

避免突然增加運動量是非常重要的,應該逐漸增加運動強度,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適應,才不會造成過度使用或損傷。

3. 矯正運動姿勢

錯誤的姿勢會使膝蓋承受不必要的壓力,在運動前,建議尋求專業人士的指導,確保你的運動姿勢正確,這樣不僅能預防受傷,還能提升運動效果。

青壯年族群(30-60歲)膝蓋痛的可能原因與解法

膝蓋痛的原因:

進入青壯年族群後,除了運動過度容易造成膝蓋疼痛,還可能涉及到其他更複雜的因素,以下是 3 個常見的原因:

1. 長期缺乏運動

現代人長時間久坐,運動量不足,膝關節的穩定性和靈活性逐漸降低,在這種情況下,即使是低強度的活動及運動,膝蓋也可能會感到不適,時常在運動後的一、兩天會有明顯的疼痛感,而且持續的時間也較長。

2. 膝關節退化

隨著年齡的增長,膝關節中的軟骨可能逐漸退化,導致膝蓋內側出現酸痛感、膝蓋無力、活動受限,對於長期過度使用膝關節或存在其他健康問題的人來說,應該會有更明顯的感受。

3. 痛風

痛風是由尿酸結晶積聚在關節中引起的炎症反應,膝蓋也可能成為受影響的關節之一,痛風引發的膝蓋痛通常會伴隨劇烈的紅腫和熱感,發作時會感到非常不適。

如何有效解決膝蓋痛?

1. 建立規律的運動習慣

適當的運動有助於增強膝蓋周圍肌肉的穩定性,減少膝關節的負擔,進而緩解疼痛,選擇低衝擊的運動,如游泳、騎腳踏車、超慢跑 或瑜伽,這些運動可以在不加重膝蓋壓力的情況下,達到增強肌肉和改善關節靈活度的效果,切記避免過度運動,適時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調整運動強度非常重要,長期持續運動,效果才會更持久。

延伸閱讀:想運動又怕傷膝蓋?4 個最適合老人有氧運動推薦

2. 增強腿部肌力

強化大腿和小腿肌肉,特別是股四頭肌,可以有效支撐膝關節,減少膝蓋的壓力,每週進行簡單的腿部訓練,如深蹲、腿舉或踩踏板運動,都能增強肌肉的力量,有助於保護膝蓋不受到過多的負擔。

3. 控制飲食與體重

適當的控制體重可以減少膝蓋的負擔,避免過重的體重對膝關節造成過大的衝擊,此外,應盡量避免或減少攝取容易引發痛風的食物,如海鮮、紅肉和酒精等,降低痛風發作的風險。

長者族群(60歲以上)膝蓋痛的可能原因與解法

膝蓋痛的原因:

年長者膝蓋痛的主要原因通常與膝關節退化或肌少症有關聯,隨著年齡的增長,膝關節的軟骨會逐漸磨損,肌肉量也會漸漸減少,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會下降,這些會導致膝關節疼痛、腫脹、僵硬、甚至關節變形,嚴重的狀況是會影響日常生活,例如蹲下、上下樓梯或長時間走路時可能都會有困難,60 歲以上的長者膝蓋痛的案例,需要更積極的治療方法。

如何有效解決膝蓋痛?

1. 藥物治療

消炎止痛藥物是許多長者解決膝蓋疼痛的第一步,特別是 非類固醇消炎藥(NSAIDs)可以有效減少疼痛和炎症,不過長期使用藥物可能會有副作用,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。

2. 定期復健

定期做復健不僅有助於強化膝蓋周圍的肌肉,還能提高關節的活動範圍,長者非常適合低衝擊的運動,像是游泳、步行或騎自行車。此外,專業的復健師可以指導患者進行適合的關節運動,幫助減輕膝蓋疼痛並增進活動能力。

3. 注射治療與手術

醫生可能會建議注射玻尿酸、血小板濃縮生長因子(PRP)或類固醇來幫助修復軟骨,減少關節間的摩擦,緩解疼痛。嚴重膝關節退化可能需要手術治療,例如高位脛骨截骨矯正手術、半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、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,透過手術可以舒緩膝蓋疼痛,還能延長關節使用年限,進而改善活動能力。

其他造成膝蓋痛的可能原因

除了隨著年齡增長或運動過度之外,其實還有許多原因會導致膝蓋不適,如果你發現膝蓋疼痛,除了休息和治療外,了解一些潛在的原因,或許能幫助你找到緩解疼痛的方法。

1. 不合適的鞋子

不合腳或不合適活動的鞋子,無論是太硬、太軟,還是沒有良好支撐的鞋底,都會使膝蓋承受過多的壓力,長期下來可能引發膝蓋疼痛,選擇一雙適合的鞋子,能有效減輕膝蓋的負擔,減緩疼痛的情況。

2. 地面濕滑容易導致受傷

無論是在家中、戶外還是健身房,濕滑的地面都可能成為膝蓋疼痛的隱形殺手,濕滑的地面容易導致你不小心滑倒或扭傷,走路或運動時,務必保持警覺,選擇合適的場地,並注意地面狀況,避免因為跌倒或滑倒導致膝蓋受傷。

3. 體重過重

體重過重會加重膝蓋承受的壓力,尤其是在走路、跑步或上下樓梯等日常活動中,膝蓋的負擔會更大,減重不僅有助於改善膝蓋的疼痛,也能提升整體健康狀態。

4. 長期維持特定動作

某些特定的動作,如長時間蹲下、跪下或盤腿,這些動作可能會導致膝關節內部的軟骨或韌帶受損,引發疼痛,所以在做這些動作時,應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,減少膝蓋的負擔。

膝蓋痛的舒緩方法

儘管膝蓋痛的原因有很多種,但有一些舒緩方法能有效減輕不適,讓膝蓋得到適當的休息和修復,以下分享 4 個實用的舒緩技巧:

1. 冰敷與熱敷

冰敷熱敷是兩種最常見且有效的舒緩方法。對於急性膝蓋疼痛(如運動損傷或扭傷),冰敷是最佳選擇。冰冷的敷料能有效減少發炎,緩解腫脹,並控制疼痛。一般建議每次冰敷 15 – 20 分鐘,每次間隔約 1 小時,避免長時間接觸皮膚而造成凍傷。

慢性膝蓋疼痛(如關節炎等情況)則可透過熱敷促進血液循環,放鬆肌肉,減輕僵硬感,你可以使用熱水袋或電熱墊,每次熱敷約 15 – 20 分鐘。記得要調整適合的溫度,以免過熱燙傷皮膚。

2. 物理治療

經過專業的物理治療師指導,透過定制化的運動和伸展動作,可以幫助強化膝關節周圍的肌肉,從而減少關節的負擔,增進膝蓋的靈活性,這些針對性的運動不僅能幫助減少疼痛,還能提高膝蓋的穩定性,減少再受傷的風險。

3. 使用輔助工具

輔助工具如護膝、拐杖等,對於需要減少膝蓋壓力的人來說非常有幫助,特別是在運動或走路時,護膝能夠提供額外的支撐,減輕膝蓋承受的壓力,而對於因膝蓋疼痛無法正常走路的人,使用拐杖來分擔重量,能有效減少膝蓋的負擔,減少不適。

積極面對膝蓋痛

無論年齡多大,膝蓋疼痛都可能成為生活中的一大困擾,了解其原因並採取適當的舒緩方法,可以有效減輕疼痛,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完全康復。正確的運動姿勢、規律的運動習慣及適當的治療,不僅能舒緩膝蓋痛,還能提高整體健康狀態,讓你的每一步都更輕鬆,只要掌握適合的方法,膝蓋的疼痛將不再是妨礙你享受生活的障礙!

你是否在尋找不傷膝蓋的運動?推薦你嘗試超慢跑,讓你在不增加膝蓋壓力的情況下,增強肌肉和改善關節靈活度,可以下載 超慢跑節拍器APP,它能夠幫助你保持穩定的步頻,讓你達到更好的運動效果!

延伸閱讀:超慢跑姿勢怎麼跑才正確?這樣跑不再膝蓋痛!